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重读:户籍政策一再放宽的背后

落户动态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在发改委4月份文件中,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而在这次的文件中,“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这句话被删掉了。我记得在当时这个政策出台之后不久,东莞很快就宣布对农民工兄弟落户放松限制。

很多事前判断,隔一段时间回头看更有价值。

注意到大家都在热传国家“全面取消300万以下大城市落户限制”的国家政策。觉得有些意外,这个是上半年发过的政策,舆论这么集中火力的报道,似乎是打偏了。

今年4月8日,发改委发布《新兴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里面已经谈到了这些。

对比一下。

基本是“老调重弹”,如果说再严格抠字眼的话,结论是:还有所收紧。

在发改委4月份文件中,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而在这次的文件中,“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这句话被删掉了。我记得在当时这个政策出台之后不久,东莞很快就宣布对农民工兄弟落户放松限制。

重读:户籍政策一再放宽的背后(图1)

&

所以,单看这一条,其实是老政策的重申,没有理由是一个“突发新闻”。

重点是,8个月再重发一遍政策,我想背后也许说明了,这个政策落地执行的效果不佳。怎么个不佳法,现在不知道,要等到全年“农转非”数据出来才能得出结论。但按我之前的判断,现代的城市“蓝领”更愿意在500万以上特大城市落户,500万以下的未必愿意。

通篇看国务院的这份文件,其实重点并不是这个“放松落户限制”,而是促进就业。打头就是一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流动机会,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创造更充分的流动机会”。

背后应该是,国家渴望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人力要素市场的自由流动性,进而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下,应对好来自内外的多重挑战,实现经济向更高质量的迈进。

回到房地产,在4月份这个落户放宽政策出台的时候,从券商、媒体、开发商到中介,都极为“振奋”,当时地产股表现也极为出彩。我当时的看法是,反应过度了。这个政策没那么大威力,8个月下来,从房地产市场来看,全国的楼市反而都处在下跌通道(除了深圳、苏州少数几个外),并没有因此而“振奋”。

说明我们当时对这份文件的理解,存在偏差,预期拔得过高了。那份文件宏图大业的实质上是要构建中国的“1亿农转非”,但放松的力度太保守了,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这里我将4月份的旧文重发,与各位探讨。结尾值得再度呼吁:应当将“取消户籍限制”的城市等级尽快扩大到“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及“广州、深圳两个有能力吸纳更多户籍人口的超大城市”。

这几天房地产群在热烈讨论放开落户的事情——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券商给的研报主流认为这是“超预期”的政策,并认为对房地产会产生极大刺激。资本市场也给出了正面反馈,万科4月9日大涨超过6%。

我当时的判断是,地产股反应过度了,尽管我也认可这是正面刺激,但是我不认为有那么“石破天惊”。这两日看到,基本又都跌回来了。对地产行业未来我继续乐观,但是基于综合因素,非限于户籍放开此点。

今次主要谈谈我对这个政策的理解。

首先这个政策不是横空出世的,是一个大政策之下的“度行动方案”。所以,我们需要对比五份政策文件,其中,三份主要文件:2014年3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9月发布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4月发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及两份辅助文件,分别是2014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只有将这些政策结合起来,我们才能读懂今年的政策,以及它对房地产的影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