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的培养提升主动性,其实就是提升做事的动机,动机越强烈,就越可能主动做事情。根据拖延方程,我们可以知道,动机与期望、价值正相关,与冲动、延迟负相关,即:1、提升做成事情的自信心:培养自信心2、提升事情的价值和体验:树立孩子的正确的价值观3、降低其他事情的干扰:让孩子集中注意力4、缩短获得任务奖励的时间:教会孩子进行任务细化和分解的方法,以快速获得反馈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成功得把主动性的培养进行了分解,分成了对自信心、价值观、注意力和任务细化四个方面的内容,简化了问题的复杂度。在这四个方面中,任务分解又是其中的核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任务分解越细越清晰,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也越大,几率就越高,从而自信心就越强;单个任务的完成时间越短,难度越合适,孩子注意力越集中;单个任务的难度越适中,孩子完成任务后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越强,对任务的价值判断和心理体验越好。所以任务细化和分解,目前成了整个主动性的最关键一点,是不是很神奇?在进行任务细化和分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两点:1、任务细化粒度,需要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能力的不同和所做事情的不同,确定任务粒度。例如,很多孩子都有做作业的拖延症,主动性也不高,那么,家长可以有意识得帮助孩子把作业进行分解,按照科目、题型、数量等,把作业分解成多个小任务,中间穿插点游戏、零食、沟通等环节,相对就可以降低作业难度;2、任务明确性,任何任务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尤其对孩子来说。还是以写作业来举例,比如一篇作文,我们最开始可以将帮助孩子把作文的好坏分多个等级进行定义,按照孩子的能力不同,为孩子设立相应挑战的目标,例如,一开始是评价整洁性,然后是评价字数,再之后是评价逻辑性,最后评价作文的文法或意义等。做任务细化的过程,可以有意识得引导孩子一起参与,从而培养孩子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思路等,当孩子发现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变得有意思和简单化后,那么孩子的自信心、注意力、主动性就都提升了。考虑了一整天这个题目,这个题目很具有普遍意义,一开始想从好奇心、欲望、鼓励、激励方式等方面来回答,但是发现只是空口白话,还好想到了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以上答案可能不完整,但是,我觉得是当前我能想到的最行得通的,希望能够给您提供帮助。由于家庭教育造成的习惯,多数孩子是家中的独苗,这种特定的环境,使孩子锻炼的机会太少,主动做事的好习惯也难以形成。所以,成人要孩子做的事一定要有目标,难易程度适中,又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对孩子要坚持鼓励表扬为主,适当给予启发引导并具体加以帮助,使孩子通过一件件的事情养成做事主动认真的习惯。俗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一旦成为习惯,孩子就能很容易做好每件事情。另外,如果要鼓励孩子树立持之以恒的态度,成人应以身作则,使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会应如何做好每件事,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为了纠正孩子学习不主动的习惯,有些专家出主意,把作业想象成游戏,比如做一道数学题,想象为攻克一个堡垒,做完相当于攻下敌人的一个阵地,获得胜利。让孩子产生兴趣,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家长们还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来与孩子进行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除了能够增进亲子感情,例如:建一个20天的运动计划,每天和Ta一起运动,每天完成后给Ta鼓励,我下载的是督乐的亲子类运动软件,通过运动游戏过程中,将给TA 有更深远的教育意义,对引导孩子也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