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人才引进

加大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力度 共创美好家园

人才引进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建议从州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全面调研、系统研究,拿出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整合文化、宣传、民宗、旅游、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力量,注重发挥我州世居少数民族学会、协会的作用,扎实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据介绍,这些重要举措包括:强化法制保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实施规划引导,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大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等;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把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作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根本。
丹珠昂奔指出,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要把握好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鼓励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多样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休闲等领域联动发展;要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推出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在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的发展。据介绍,这些重要举措包括:强化法制保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实施规划引导,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大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等;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把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作为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根本。
丹珠昂奔指出,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要把握好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鼓励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多样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休闲等领域联动发展;要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推出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在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的发展。
&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提出,使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强了传统血脉、文化底蕴和价值底气,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从而推动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民族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又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种重要的动力。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我州的世居少数民族创造了独特、浓郁、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种类丰富,涵盖语言、服饰、音乐、舞蹈、建筑、医学、历算、文学、民族宗教等方面。无论是音乐、舞蹈或是建筑、服饰、文学、科技典籍、民族宗教,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州世居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了我州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和独具特色的风景线,使德宏成了祖国西南边陲一块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独具浓郁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宝地。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急速的变化,千百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失去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因此,在社会文化变迁剧烈的今天,加大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力度,增强共筑和谐文化家园意识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声音
“在城镇规划建筑中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何秀芳委员建议,加大抢救、保护和传承我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力度。她表示,民俗活动,是保护、传承和抢救少数民族文化的最好方式之一,有了民俗活动这块土壤后,文化传承人就有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民间歌舞艺术也就有了发展传承的条件。同时,要注重从城镇规划、建筑中体现我州世居少数民族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发展中既要保持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要在民族文化发展中扬弃,创新少数民族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中改善和发展,让人到德宏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和气息。在州内大中专院校设立世居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专业,在教育教学中设立民族舞蹈、音乐、建筑、医药等专业,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加大民间艺人的培养力度,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发展、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进行全面调查,积极探索有利于抢救、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工作的对策、措施,制定出台相关条例和办法,走依法保护、传承、繁荣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之路,不断增强全州各族人民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让民族传统文化之花开得更加灿烂娇艳、绚丽夺目。
“从顶层设计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谢桂仙委员说,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既是各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是牢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客观需要,也是意识形态领域最重要的阵地。建议从州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全面调研、系统研究,拿出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整合文化、宣传、民宗、旅游、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力量,注重发挥我州世居少数民族学会、协会的作用,扎实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学校要把传承民族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杨冬会委员建议,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依靠广大群众,发挥他们的智慧,尊重他们的信仰与风俗习惯,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中走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经济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优势,寻找民族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学校要把传承民族文化作为教学内容,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要从教育入手,逐步增加文化保护的投入,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推动民族文化保护的立法进程。加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家庭的文化传承力度。
“持续加强景颇族文艺人才培养”

排南东委员介绍说,德宏州景颇民族文化工作团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景颇族文化为主的专业艺术院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传承和发展景颇文化为己任,是我州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也是对基层群众文化宣传的一个窗口,所以,演员、创作人员的文化、专业素质的水平至关重要。传承和发展景颇文艺事业需要政府的鼎力支持。为此,她建议:要拓宽景颇艺术人才的招收渠道,让更多热爱景颇文艺的优秀青年加入到民族文艺事业中来。持续不间断地加强文艺专业艺术人才培养,以此让景颇文化艺术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

加大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力度 共创美好家园(图1)

在线咨询